KYDG-528H通用电工、电子、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成套设备
|
※、本产品的特点:
实验台具有较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,较齐全的功能(详见实验台结构简介)。实验桌中央配有通用电路板,电路板注塑而成,表面布有九孔成一组相互联通的插孔,元件盒在其上任意拼插成实验电路,元件盒盒体透明,直观性好,盒盖印有永不褪色元件符号,线条清晰美观。盒体与盒盖采用较科学的压卡式结构,维修拆装方便。元器件放置在实验桌下边左右柜内,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,规划化程度,大大减轻了教师实验准备工作。
|
KYDG-528H通用电工、电子、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成套设备
|
※、技术参数:
一、输入工作电源:三相四线
二、输出电源及信号
A单元:三相四线
B单元:交流3、6、9、12、15、18、24V
C单元:双路恒流稳压电源(具有过载及短路保护功能),二路输出电压都为0~30V,内置式继电器自动换档,由多圈电位器连续调节,使用方便,输出最大电流为2A,具有预
设式限流保护功能。电压稳定度:<10-2 负载稳定度:<10-2 纹波电压:<5mv
D单元:直流稳压5V,电流0.5A
E单元:交直流电压0~240V连续可调,电流2A
F单元:220V电压输出,供外接仪器使用。
三、单次脉冲源:每次均可输出一对正负脉冲
四、函数信号发生器(正弦波、三角波、矩形波)
1、频率范围:5HZ-550KHZ分五个频段
2、频率指示:由HZ表直接读出
3、电压输出范围:正弦波:5HZ-250KHZ>4.5V、250KHZ-550KHZ>3.5V
三级衰减:0db、20db、40db具有连续细调
矩形波:5HZ-250KHZ>4.5V、250KHZ-550KHZ>3.5V,幅度连续可调
三角波:5HZ-550KHZ>1V
五、音频功率放大器:输入音频电压不低于10mv,输出功率不小于1W,音量可调,内有喇叭,用于放大器电路扩音,也可作信号寻迹仪器使用。
六、智能型多功能交流测量电表:精度1.0级,能同时测量电路电流I、电压U、功率Kw、电能Kwh和工作时间T,八位液晶显示。
七、绝缘电阻:>5MΩ
八、漏电保护:漏电动作电流≤30mA |
※、实验内容
(一)电工部分实验内容:
1、电工测量仪表的使用
2、常用元件的识别与检测
3、线性元件与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
4、电源的外特性5、电位值、电压值的测定
6、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扩程
7、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
8、验征楞次定律
9、迭加原理与互易定理的验证
10、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的验征
11、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
12、受控源特性的研究
13、一阶电路实验
14、二阶电路的过渡过程
15、研究LC元件在直流和交流电路中的特性
16、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|
17、交流电路参数的测量
18、正弦交流电路中RLC元件的特性
19、RL及RC串联电路实验
20、RLC串联谐振电路
21、日光灯电路的连接及功率因数改善
22、三相负载的星、三角接法
23、三相电路及功率的测量
24、R-C选频网络的研究
25、二端口网络研究
26、单相变压器实验
27、互感电路实验
28、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与起动
29、三相电动机继电接触控制的基本电路
30、三相电动机Y一△起动控制实验
31、三相电动机的顺序控制实验
32、三相电动机能耗制动控制实验
|
利用上述32项实验的元器件也可完成下面电路实验 |
(二)电子部分实验内容:
1·晶体二极管的特性及检测
2·晶体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
3·低频小信号电压放大器
4·直接耦合两级放大器
5·RC耦合两级放大器
6·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
7·变压器耦合推挽功率放大器
8·互补对称推挽功率放大器(OTL)
9·单相半波整流
10·单相全波整流
11·单相桥式整流
12·单相桥式整流滤波
13·单结晶体管特性
14·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
15·晶闸管简单测试及可控整流电路
16·场效应管测试
17·串联型稳压电压
18·差动放大电路的研究
19·集成运放参数的测试
20·集成运放减法电路
21·集成运放加法电路
22·集成运放积分电路 |
23·集成运放微分电路
24·集成运放文氏正弦波振荡器
25·电容三点式振荡器
26·电感三点式振荡器
27·集成稳压电路
28·无稳态电路(多谐振荡器)
29·施密特触发器
30·集成与门逻辑功能测试
31·集成非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
32·集成或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
33·集成与非门逻揖功能测试
34·CMOS门电路的测试
35·基本RS触发器
36·JK触发器
37·D触发器3
8·555时基电路的应用(方波发生器)
39·二一十进制计数器
40·二一十进制8421译码器
41·加法器
42·减法器
43·用集成与非门构成单稳态触发器
44·组合逻辑电路
|
利用上述44项实验元器件也可完成面实验 |
(三)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系统部分:
1、典型线性环节的模拟;
2、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;
3、二阶系统的频率响应; |
4、线性系统性的研究;
5、控制系统的校正;
6、典型非线性特性;
7、非线性控制系统特性分析 |
|